#9歲孩子的咋舌談話
星期六,有老三童軍團活動,這小子打從我叫他起床開始,就嘟囔著我不想去,但他也記得媽媽答應他只要態度對了就讓他退團的承諾,早餐吃了就認命的出門。
一到集合點倒也自動去集合,本以為大概今天可以順利過關,不料在出發前往活動地點之際,他跑來跟我說肚子餓想吃東西,我回覆他現在是團長的時間和場子,他必須去詢問團長,這下子遇到罩門,他不敢去問,整個脾氣上來開始拗到底。
一路上臉臭到極致,肢體語言表達不爽感爆棚,搞得小隊有點兒僵,小隊長顯示無奈和你是怎樣的貼圖,在團體的底線內故意脫隊、不配合指令,反正幾乎所有顧人怨的戲碼都演上了,十足十的男一號。最後總算在活動結束前,團長逮個機會好好整頓了一下,才終於下戲稍稍回到現實。
回程我和老三有了以下對話~
『你早上為什麼會是那種態度呢?』
【我不知道。】
『會不會是因為沒睡飽心情不好?』
【可能吧!】
『 再加上肚子有點餓,就鬧脾氣了?』
【有一點。】
『那你為什麼不去告訴老師你肚子餓呢?』
【我不敢。】
『你不敢的原因是什麼?是因為害怕老師會罵你? 還是覺得老師沒有商量的可能性?還是你覺得老師很兇?』
【都不算是 。】
『如果這些原因都不太是,那比較有可能就是你自己個性的原因囉?』
【好像是耶,我發現我有的時候參加活動,一開始都不想去,但是去了以後就覺得還可以。】
『對啊,就像每一次上太鼓課,一開始你都說不想,可是一進去教室你就打得很好啊;還有像這學期的桌球和足球,一開始你都告訴教練是媽媽逼你的,可是你現在就覺得好玩下學期還想繼續參加對不對?』
【對啊,我常常都是這樣耶。】
『你很不錯耶,你已經開始在認識自己的個性、了解自己的想法,這很不簡單喔!你知不知道為什麼媽媽一開始要逼你去參加這些活動?那是因為之前媽媽比你更了解你自己。』
【為什麼,不是自己最了解自己嗎?】
『這個啊,其實有研究說喔,要了解自己的個性、想法、感受,是每個人一生當中最難學會的事情!你知道媽媽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學了解自己的嗎?』
【不知道,是從什麼時候呢?】
『媽媽是從生了你們之後,大概六七年前開始,覺得帶你們好累、好辛苦,有時候還覺得很痛苦,過得很不快樂。可是我不想每天都是負面情緒,不想變成可怕的負能量。』
【什麼是負能量?】
『就是像生氣啊、難過呀、害怕呀、悲傷呀、憤怒…這樣子的負面情緒,很多很多的時候就會變成負能量。我很想知道自己怎麼了,我希望自己可以快樂,所以我才開始去接觸一些認識自己的課程。』
【可是如果一個人都只有快樂,那到最後不是會很膩嗎?】(驚!這孩子竟說出這麼哲理的話!)
『你說的很好耶,的確有一些專家說,人如果只有快樂,反而感覺不到快樂了。人是因為生活中經驗到負面感受,才能感覺到快樂!』
【生活裡有快樂、高興、生氣、難過這些不同的情緒,才會比較精彩啊!就好像五顏六色一樣!】
『你說的真好,我也這麼認為!還有,你已經開始嘗試了解自己的個性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,這真的是一件很棒、很棒的事情哦!對了,難得和你這樣聊天,媽媽很開心哦!』
【我也很開心!】
老三一掃上午陰霾露出招牌瞇瞇眼笑容!我的生活很難得能和孩子個別聊聊,每次只要有機會我就盡量把握,幾乎次次都有驚喜,永遠不知道孩子會說出啥想法。
這幾年有些事我感到疑惑,倒有個信念我深信不疑:《所有難捱的、煎熬的當下,定會有珍貴禮物與祝福藏於其中!》
#頭髮很長臉很秀氣但他是男生不是妹妹